小伙伴们,首先,欢迎进入本网站,今日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刘寄奴皇帝,以及刘寄奴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植物刘寄奴名字的来历
植物刘寄奴的名字源于,刘寄奴射蛇得来的药草甚为灵验,人们不知道名字,就把它叫做“刘寄奴”。
原来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
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
寄奴一听,便大吼到:“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
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它叫“刘寄奴”。这是历史上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
1、对肝脏的作用阴行草(即北刘寄奴)浓缩煎液可使醋酸棉酚引起的大鼠高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明显下降;对麻醉犬和大鼠有明显利胆作用.刘寄奴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均能防治醋酸棉酚肝损害引起的大鼠高SGPT,是刘寄奴煎剂防治棉酚肝损害的有效成分.
2、抗菌作用阴行草对宋内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有杀菌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有抑菌作用.
3、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气管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中耳炎,疮疡,湿疹,外伤出血。
二、刘寄奴简介
目录 1拼音 2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刘寄奴 2.1刘寄奴的别名 2.2来源及产地 2.3性味归经 2.4功能主治 3菊科植物白苞蒿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刘寄奴 3.1刘寄奴的别名 3.2来源及产地 3.3性味 3.4功能主治 3.5使用注意 3.6化学成分 3.7刘寄奴的药理作用 4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辞典》·刘寄奴 4.1出处 4.2拼音名 4.3刘寄奴的别名 4.4来源 4.5原形态 4.6生境分布 4.7性状 4.8化学成份 4.9炮制 4.10性味 4.11归经 4.12功能主治 4.13刘寄奴的用法用量 4.14注意 4.15附方 4.16刘寄奴的临床应用 4.16.1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4.16.2治疗烧伤 4.17备注 4.18摘录 5参考资料附: 1用到中药刘寄奴的方剂 2用到中药刘寄奴的中成药 3古籍中的刘寄奴 1拼音
liú jì nú
刘寄奴为中药名[1]。出《新修本草》。
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的全草[1]。主产浙江、江苏、江西等地[1]。
苦、辛,温[1]。入心、肝、脾经[1]。
破血通经,消肿止痛,消食除胀[1]。
①治经闭腹痛,产后瘀阻,跌打损伤,食积腹胀,肠炎,痢疾[1]。煎服:9~15g,消食积单味可用至15~30g[1]。
②治乳腺炎,鲜品捣敷;创伤出血,研末撒;烧烫伤,研末油调敷[1]。
刘寄奴为中药名[1]。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即《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鸭脚艾之别名[2]。
鸭脚菜、四季菜、珍珠菊、鸡甜菜、刘寄奴[2]。
菊科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的全草[2]。分布华东及中南、西南地区[2]。
1.治肺热咳喘,泄泻,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水肿,白带,痛经,闭经,产后瘀滞酸痛[2]。煎服:9~15g[2]。
2.治跌打损伤[2]。煎服或捣敷;烫火伤[2]。取汁涂或研末油调敷;外伤出血[2]。研末撒[2]。
全草含挥发油,内有白苞蒿烯醇(Lactiflorenol)、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对聚伞花素、蒎烯、龙脑、脱肠草素(Herniarin)等[2]。花、叶还含白花蒿素等[2]。预试还含黄酮苷、酚类和氨基酸[2]。
本品含香豆素、7甲氧基香豆素、乙酸橙黄胡椒酰酯(Aurantiamide)、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奇蒿内酯(Arteanomalactone)等[1]。本品具抗缺氧作用[1]。
白苞蒿烯醇具有明显的解痉、平喘和抑菌作用[2]。
金寄奴(《日华子本草》),乌藤菜(《通志》),六月雪、九里光(《药材资料汇编》),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湖南药物志》),苦连婆(《闽东本草》)。
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于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60~100厘米。茎有明显纵肋,被细毛。叶互生;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9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窄成短柄,边缘具锐尖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有蛛丝毛,中脉显著;上部叶小,披针形,长约1.5厘米;下部叶花后雕落。头状花序,钟状,长约3毫米,密集成穗状圆锥花丛;总苞片4轮,淡黄色,无毛,覆瓦状排列;外层花雌性,管状,雌蕊1;中央花两性,管状,先端5裂,雄蕊5,聚药,花药先端有三角状附属物,基部有尾,雌蕊1,柱头2裂,呈画笔状。瘦果矩圆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野生于山坡、树林下。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干燥的带花全草,枝茎长60~90厘米,通常已弯折,直径2~4毫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常被白色毛茸,茎质坚而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白色而疏松。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白毛,质脆易破碎或脱落,枝梢带花穗,枯黄色。气芳香,味淡。以叶绿、花穗黄而多、无霉斑及杂质者为佳。
拣净杂质,去根,用水洗净,稍浸,切段,晒干。
《雷公炮炙论》:"(刘寄奴)采得后去茎叶,只用实。凡使,先以布拭上薄壳皮令净,拌酒蒸,从巳至申出,***用之。"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②《本草新编》:"入心、脾、膀胱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
①《唐本草》:"主破血,下胀。"
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
③《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
④《本草蒙筌》:"消焮肿痈毒,灭汤火热疼。"
⑤《本草纲目》:"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
⑥《本草求原》:"治心气痛,疳疮出血。"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①《卫生易简方》:"不可过多,令人吐利。"
②《本草经疏》:"病人气血虚,脾胃弱,易作泄者勿服。"
①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煎酒服。(《卫生易简方》)
②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疞痛,壮热憎寒。咽干烦渴:刘寄奴、知母(焙)各一两,当归(切,焙)、鬼箭羽各二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空心食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③治产后百病血运:刘寄奴、甘草。上二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入药煎至一盏,再入酒一盏,再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④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细切,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备急千金要方》)
⑤敛金疮口,止疼痛:刘寄奴一味为末,掺金疮口,裹。(《本事方》刘寄奴散)
⑥治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太平圣惠方》)
⑦治汤火疮: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着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伤著,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本事方》)
⑧治赤白下痢: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如宜方》)
⑨治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圣济总录》)
⑩治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濒湖集简方》)
口服芦蒿(狭叶艾)煎剂,观察黄疸型及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25例,均获效果。其中近期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肝肿大恢复正常或无改变,肝功能检查正常)23例,明显好转(主要症状消失,肝肿大恢复正常或无改变,肝功能检查麝香草酚浊度试验进步,其它项目正常)2例。平均治愈时间20天。对症状及体征的疗效比较满意,尤以食欲恢复最为迅速而显著,平均治疗2天后食欲好转,9天后恢复正常。肝功能的恢复,以转氨酶下降较快,平均16.5天恢复正常;黄疸型病人(19例)血清胆红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3.8天;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在异常的12例中有10例平均24.7天恢复正常。治愈病例在出院后3个月内有13例进行了肝功能复查,其中12例正常;1例在出院后1个月复查,谷丙转氨酶在119单位以上(可能与过早停药及立即进行强体力锻炼有关),再用芦蒿治疗后又恢复正常。制剂及用法:芦蒿全草(干品)洗净切碎,水煎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浓缩至每500毫升药液含生药500克,加适量防腐剂。成人日服2次,每次50~100毫升,儿童酌减。同时辅以维生素B1、维生素C及酵母片口服;高热患者或少数初期不能进食者则给予适量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入1~3天。个别患者短期服用上述剂量的芦蒿煎剂后,肝功能恢复不快,经加倍服用后则很快恢复正常。因此认为,在治疗效果不显著时,成人剂量可加大到每日200克(生药),未发现不良反应。曾有1例患者日服煎剂250毫升,亦无副作用发生。
取刘寄奴(品种未详)全草40克,冰片1克,分别置灭菌孔钵中研细。混合后再加入干热灭菌处理过的香油适量(约60毫升),调成稀薄糊状外用。用时搅匀,如有块状凝结必须搅拌、磨细后再使用。治疗第Ⅱ、Ⅲ度烧伤24例,有的敷2~4次,经3~5天即愈,有的换药6~10次,历时2~3周始愈。对严重烧伤患者应注意全身合并症的处理,如输液、输血、输血浆,及抗菌素的应用等。
商品刘寄奴,各地所用品种很不一致。唯上述一种与《本草》所载近似,但仅在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使用,习称"南刘寄奴"。另一种"北刘寄奴",系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带果全草,主产河北、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等地。虽与《本草》所载者不同,但亦有较长的使用历史。参见"铃茵陈"条。
此外,四川所用的刘寄奴为菊科植物狭叶艾的全草,又名红陈艾、芦蒿。其特征:茎呈红紫色。叶通常3~4深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上部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直立,成穗状圆锥花丛;苞片略被白色细柔毛。
三、刘寄奴的作用与功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刘寄奴的作用与功效,以及刘寄奴的作用与功效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刘寄奴的作用与功效2、刘寄奴的功效与作用3、刘寄奴有哪些功效呢?4、刘寄奴的功效有哪些?刘寄奴的作用与功效刘寄奴是一种中药材,是一种菊科蒿属的植物,是奇蒿全部的包括根部的全草,刘寄奴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寄奴的作用与功效。
刘寄奴对宋内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有杀菌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有抑菌作用。
刘寄奴有加速血液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促进血凝作用。
刘寄奴在疟疾方面其实是有比较大的作用的,医书里有写过使用刘寄奴来煎汁是能够治疗霍乱的。
刘寄奴的功效与作用刘寄奴一听以来很多人以为是一个人名,其实刘寄奴是一种中药,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刘寄奴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1.刘寄奴是一种菊科植物奇蒿类的带花全草,是一种很不错的中草药,刘寄奴有很好的破瘀通经效果,刘寄奴可以用来止血消肿,刘寄奴有助于消食化积,对于女生的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有很好的作用,一些产妇产后恶露不尽的或者是有症瘕的都可以使用刘寄奴来调理,刘寄奴还会对跌打损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刘寄奴不适合一些是气血虚弱的人使用,对于一些脾虚作泄者也不适合使用刘寄奴.在中医上认为刘寄奴是一种味辛微苦,性温的一种中草药,对于金疮类的出血和风湿性一类的痹痛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便血或者是尿血也适合用刘寄奴;刘寄奴也可以用来治疗痈疮肿毒以及烫伤和泄泻痢疾类疾病.
3.刘寄奴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内服一般是煎汤服用,取5-10g的刘寄奴煎烫,如果是用来消食积的单味使用可以提高到15-30g;,刘寄奴也可以入散剂以后再用,刘寄奴也可以外用,取适量的刘寄奴来捣敷.刘寄奴的采集方法是去根以后再清洗干净,再浸一下后再切段晒干即可.
①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
②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_痛,壮热憎寒。
咽干烦渴:刘寄奴、知母(焙)各50克,当归(切,焙)、鬼箭羽各100克,桃仁(去皮、尖、双仁,炒)75克。
每服20克,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空心食前。
③治产后百病血运:刘寄奴、甘草。
每服25克,先以水二盏,入药煎至一盏,再入酒一盏,再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④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50克。
上三味细切,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
⑤敛金疮口,止疼痛:刘寄奴一味为末,掺金疮口,裹。
⑥治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
⑦治汤火疮: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著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
大凡伤著,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
⑧治赤白下痢: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
⑨治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
⑩治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10克。
⑾治毒蛇咬伤:刘寄奴15,天胡妥30,青木香15。
方中刘寄奴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
⑿治跌打损伤:刘寄奴15-24g,酌加黄酒或酒、水各半,炖1小时,温服日2次。
方中刘寄奴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
⒀治小儿惊风,疳积泻:刘寄奴30g。
方中刘寄奴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
刘寄奴有哪些功效呢?(南史》记载了宋武帝刘裕的一个传说:刘裕小名刘寄奴,他少年时打猎射伤了一条食人巨蟒。
次日,散步山林见到几个青衣童子正在捣药,说是主人昨日被刘寄奴射伤,等着神草救命。
刘寄奴吼了一声:“大胆妖孽,我正是刘寄奴!”青衣童子便倏然不见了。
于是他拿走药臼里的药草,发现竟是愈伤奇药,后人便把它命名为“刘寄奴”。
这则故事虽是神话传说,但刘寄奴确实是—种伤科良药,它含有挥发油,具有消炎杀菌、利胆等作用。
中医称其为疗金创、止出血之要药,外部出血局部肿胀可用本品煎汤淋洗创口,能够消炎止痛,防止感染。
有人用刘寄奴10克煎汤治疗外伤后血尿、腹胀,3-5天内收至满意疗效。
刘寄奴汁兑人香油,是民间冶烫伤良药。
民间还流传着刘寄奴治病的验方,如治赤白痢疾,用刘寄奴、乌梅、干姜各等份,水煎服有良效;治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后空腹服6克也有效果。
我们在药店里经常能看到鲜竹沥口服液、复方鲜竹沥等中成药。
鲜竹沥是从新鲜竹子中提取的汁液。
中医认为,其性味甘寒,能清心肺之火,有清热化痰、豁痰润燥、定惊之效。
关于它的由来民间还有一个小传说。
从前,天目山下住着一对老夫妇。
他们平日里积德行善,过着平和安宁的日子。
这一日,老妇人得了痰欠症,咳嗽、气闷、痰多,,坐卧不宁。
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有、心为老妇人解除病痛,于是化身为一走方郎中,来到老夷妇家。
他将青竹一头放入灶膛,不一会儿,那青竹后边竟然滴出好多水来。
韩湘子接了大半碗,双手捧蛤老妇人,说:“这碗药水分三次服用,饮后便好,”果然喝下不久,头痛、胸闷、咳痰、气喘的症状就全没了。
于是,后人就将这种从鲜竹中烤出的药水称为“鲜竹沥”。
刘寄奴的功效有哪些?刘寄奴,既可内服,又能外用。
治疗汤火疮,余常用《本事方》中的刘寄奴散。
《本事方释义》云:“刘寄奴气味苦温,入足厥阴,能行血止疼,去症瘕,治金疮极有效验,并治汤火疮尤妙。
此虽一味草药,性能行走,使气血不致凝滞,则所伤之处自然止痛生肌耳。
关于刘寄奴的作用与功效和刘寄奴的作用与功效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文章分享结束,刘寄奴皇帝和刘寄奴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