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肺功能信息管理系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做好慢病管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如何做好慢病管理
1、提起慢病管理,社区医生是再熟悉不过了,高危人群筛选、生活方式干预、定时随访与监测,其枯燥、繁琐、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如何才能让慢病管理做出特色和韵味,而不是一项强制性任务呢?本期,我们邀请几位社区医生谈谈他们对于慢病管理的体会,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编者
2、慢病管理是社区一项普通却离不了的工作,没有干过的同行都觉得它有些“小儿科”,可是如果从头到尾彻底做一遍,你就会发现这项工作繁琐无比,而且经常遭遇居民的不理解。“有的居民直接问我,参加慢病管理有什么好处?你要是给我发鸡蛋我就去。”“有一次听说小区里有位新发的糖尿病患者,我好不容易找到他说明意图,可患者却勃然大怒,骂我是在揭他的丑,多管闲事。”不少社区医生都因此而碰壁。
3、我认为,要想将慢病管理做出特色和韵味,不能一味赶数量,更不能因为怕影响绩效而忽略质量,而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建好每一份慢病档案,管理好每一位患者。在多年的慢病管理中,我总结了几项能够提高管理效率的小技巧。
4、发放“体检票”,提高患者的及时复查率。按时复查,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是提高慢病管理质量的关键。我们为每位按时复查的患者发一张“心电图票”或“血糖票”,居民可凭票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免费做心电图或检查血糖。体检票常年有效,随来随查,自己用不完可以给家人用。这一措施扭转了人们认为“复查”就是简单问诊的看法,提高了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吸引力,复查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5、现身说法,提高规则服药率。开什么药是医生的权利,而吃不吃却完全掌握在患者手里。比如我们小区的个体经营户老刘,血压高压达180,他不但自己不吃药,还经常“教育”周围的病友:“人活多大岁数都是老天爷定的,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喝酒就能治疗高血压,酒的度数越高,降压效果越好……”结果,刚刚47岁他就得了脑血栓,不但生意做不成了,生活还不能自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时候,老刘主动站上讲台,痛心疾首地说:“大家千万别学我,一定要听从医生的管理,医生叫吃什么药就吃什么药,让怎么吃就怎么吃。”可见,有时候“患者说”比“医生说”更有说服力。
6、建立“病友俱乐部”,让患者更加遵从医嘱。随着就诊患者的增多,为了更好地把患者组织起来,我们建立了“社区病友俱乐部”,采取专家讲座、播放光盘、病友交流等形式,每月定期组织活动。通过活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保健知识,还加强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使医生对患者更为了解,患者对医生更为信任,把以前单纯的医患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社区糖尿病患者邢大妈说:“我和社区医生特别熟,都是‘自己人’,看病再也不用担心医生开大处方。”社区病友俱乐部的建立,大大密切了医患关系,让患者更加遵从医嘱,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
7、鼓励患者参与,提高有效控制率。慢性病多是终身性疾病,在漫长的管理过程中,要想提高管理质量就必须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我们通过教会患者自己测量血压、使用盐勺等知识,把患者拉进来,一起商讨治疗方案、康复计划,让患者直接参加疾病的管理、治疗和疗效评价。控制了饮食、加强了锻炼,不抽烟了、吃盐少了,血压就降下来了,使患者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在疾病面前自己不再无能为力,从而对战胜疾病充满了信心。同时也使患者深切体会到慢病管理的艰辛和愉悦,从而使整个管理过程变得生机勃勃、充满乐趣。
8、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在慢病管理中,全科医生团队专业化管理、志愿者团队参与、患者自我管理亦是三者缺一不可。在我们中心,有一支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和全科护士组成的团队,对南明、七星两个街道的慢病患者实行综合管理。这支团队的6名成员全部属于“脱产”性质,他们的职责就是开展上门随访,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对慢病患者实行规范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管理。
9、南明、七星两个街道的慢病患者有近万人,仅靠6个人管理1万人显然不现实。我们在组建慢病专业化管理团队的同时,动员中心其他医务人员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慢病管理中,并且广发英雄帖,向社会招募慢病管理志愿者。目前,我们已招募到149名医务人员和27名社会人士。中心主任李明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的志愿者,打开他的《慢性病综合管理志愿者工作记分册》,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参与的志愿活动:6月25日,南明街道办事处举办健康知识讲座;6月27日,机关事务局测量血压;7月1日,县财政局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加入志愿者队伍后,李明更加注重收集各类慢性病医学资料,至今已整理出大量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小册子。
10、志愿者参与慢病管理,实行积分评星制。比如新发现一名慢病患者,对慢病患者随访管理,将随访信息录入电脑,参加公共卫生进小区活动,参与健康知识讲座,志愿者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加分。积分累计超过一定分值的,分别授予一星级至六星级志愿者称号。按照志愿者星级、业绩不同,中心将分门别类提供积分兑换体检项目、积分兑换外出考察学习机会等奖励措施。
11、患者自我管理或协助管理其他患者,与志愿者一样实行积分制。比如糖尿病患者参加中心的健康家园活动、完整填写自我保健手册、记录“糖尿病日记”、向病友讲述心得体会、血糖控制满意、配合随访管理等,都可获得对应的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各类体检或辅助检查项目,超过200分者可获赠血糖仪等纪念品,以此不断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南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报记者俞欣整理)
12、知己健康管理是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管理和干预系统,以非药物干预手段为主来实现对慢性病的综合防治。这种管理模式要求被管理者将每天的膳食记录下来,同时佩戴能量监测仪记录运动情况,因此对患者的主动参与性要求更高。与开展其他形式的慢病管理相比,社区医生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13、第一,尽量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人群参与知己健康管理。按照年龄,可以将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慢病患者分为三种类型。30~50岁组,这类患者大部分还在岗,虽然他们有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愿望,但由于各种原因,饮食、运动皆控制得不好,随访也不准时。50~70岁组,这类患者基本已退休,通过观看电视讲座、参加各种健康宣教,知晓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加上时间充裕,能按时随访,管理效果比较好。70岁以上组,这类患者年龄相对较大,除非心肺功能良好,否则运动不宜达标,增加运动量又担心出现心血管意外,一般不建议入组。
14、第二,知己健康管理对社区医生的耐心是一种考验。因为一个管理周期为3个月,从建档到复诊结束共需要9次,每次复诊耗时较长,最少也要半小时。而且有些患者因出差或旅游,经常推迟复诊,虽然给后续的管理带来麻烦,但我们仍得耐着性子,打电话提醒、督促,毕竟一切是为了患者的健康。为了让指导内容更丰富,除了医学知识,我们还要掌握营养学、心理学,以及运动、保健、中医食疗等常识,这样才能避免患者复诊几次后感到枯燥乏味。
15、第三,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生活细节。有时居民来量血压,重复多次结果都不稳定,可这并不一定就因为他没有遵医嘱吃药或药物服用不当,可能会有其他原因:如情绪波动大、家庭不和谐、饮食不当、运动欠科学、心理不平衡等。针对一些顽固的血压控制不好、血糖控制不佳者,一定要追问其是否存在生活方式的问题,和患者一起分析监测仪的数据,让其体会到强化管理带来的变化,这样他们才会容易接受并配合。
16、第四,对患者予以足够的理解。虽然我们安排了统一的复诊时间,但是仍有患者因各种原因改变复诊时间。比如上班族,他们会选择周六、日来复诊,此时我们应充分理解患者的难处。对一些配合不好的患者,也不能太过苛求,而应该耐心解释。比如“管理对象记录饮食”这一项,有些繁杂,参与者不易坚持,记录准确性较差,直接影响管理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做好解释工作。
二、健康管理行业前景分析
导语:健康管理师指卫生行业特有国家职业,由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全国范围内的职业资格鉴定工作,考核合格者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健康管理师,通俗的理解就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进行管理的人。但是健康管理师到底是什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有和别的工作有什么区别呢。
要理解健康管理师,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健康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健康就是无疾病,不虚弱”。其实不然,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新的健康标准即所谓“五快三良”: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从WHO对健康的定义来看,可见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越来越全面深刻了,对健康的重视也越来越来多了。
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是由健康管理师利用医学基础、医学临床、营养保健、中医养生、心理保健、康复医学、环境医学、运动医学以及安全用药等多方面知识,在进行健康信息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咨询与指导,使人群或个体在健康方面达到最佳状况,最终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健康管理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健康管理师首先必须具备的几种专业技能:
基础医学:掌握基础医学,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对常见疾病做到心中有数。
常见疾病和慢性病的预防保健: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不良生活方式是头号杀手,据我国卫生部门统计,九十年代我国死亡人数中有75%死于生活方式疾病。做好常见疾病和慢性病的预防保健,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营养学:营养是健康的基础源泉,掌握营养学,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科学的营养配餐,提供合理的营养指导,培养其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促进其身体健康,提高其生命质量。
康复医学:对慢性疾病患者或机体有残疾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运用物理疗法和运动疗法帮助其恢复或改善其功能障碍,改善和恢复机体功能及劳动能力。目前人类死因多为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和创伤,心梗患者中经过康复治疗者的死亡率比不惊康复治疗者低36.8%。脑血管意外存活的患者中,积极的实施康复治疗,可愈合90%的患者能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30%的患者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40%癌症患者可以治愈,60%不可治愈患者中有60%可以存活15年之久。
运动学:合理的运动锻炼对提高身体免疫力和适应力,增强心肺功能,恢复和改善疾病对机体的伤害,能较好的恢复机体的功能及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学:掌握心理学,对所服务的对象及时进行心理帮助,激发和调动被帮助对象改善行为动机和潜能,消除被帮助对象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促进其人格的承受和发展,增强其自信心、帮助其及时调整目标、强化自我控制、积极开发自我,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环境学:掌握环境学,知晓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传染病的流行之间的关系,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引起一些传染病的流行;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如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热带地区登革热和鼠疫的流行,由于不恰当的养殖生产方式造成海洋近海的污染形成赤潮。创建有益于环境的消费方式,搞好环境卫生,保护人类的健康。
管理学:运用管理学,对所管理的对象进行健康咨询、收集健康信息、做出准确的健康评估、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按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实施健康干预手段、解决其健康问题。
健康信息采集:即收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生理指标、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信息,发现健康问题,为评价和干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即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以达到健康警示的作用,并为干预管理和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健康促进干预管理:即通过个人或群体健康改善的行动计划,对不同危险因素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通过以上三个过程达到改善健康状况,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健康管理研究为促进身体健康,人们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健康管理作为一种服务,体之杰将通过以下三步骤引导人们迈向健康。
第一步:了解你的健康——健康评价
只有了解个人的健康状况才能有效的维护个人的健康。专门的健康信息系统将在分析相关健康信息的基础上提供一系列健康及疾病危险性评价报告,并帮助个人及集体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及健康的发展趋势。健康评价的结果及相应的健康信息可通过互联网在健康管理员及个人间进行动态管理。
第二步:管理你的健康——健康计划
个人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是鉴别及有效控制个人健康危险因素的关键。将以那些可以改变或可控制的指标为重点,提出健康改善的目标,提供行动指南以及相关的健康改善模块。它不但提供了预防性干预的原则,也为医生及个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第三步:改善你的健康——采取行动
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来实现个人健康管理计划的目标。个人在健康管理员的指导下选择自我维护的手段,并通过个人健康管理日记、参加专项健康维护课程及跟踪随访措施来达到健康改善效果。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但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价值观念急剧变革,知识爆炸,竞争激烈,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社会公害日益严重,致使各种疾病尤其是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明显增加,如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精神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逐渐提高。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在20世纪50年代排第七、八、九位,20世纪80年代已排到第一、二、三位,已经和发达国家差不多了。据资料报道,美国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人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50%;癌症病人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20%,即心脑血管病、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70%。我国这三种病人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71%。这几种疾病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1991年,第十三次世界健康教育大会明确指出:现代社会60%的疾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发达国家占75%,发展中国家占45%),而70%-80%的人又死于这种生活方式病。从世界范围看,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为危险的行为因素有以下六种,即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心理应激能力下降、车祸。因此许多国家都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叫“生活方式病”,即心脑血管病、癌症、肥胖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寿命,而且使许多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专家们发出警告:“如果人们不改变有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病将在全国、全世界流行。”生活方式病又称“文明病”、“富贵病”,还有一个新的名词,叫“自我创造性疾病”,是舒舒服服、不知不觉、潜移默化、长期形成的。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说,“高级的轿车、诱人的香烟、丰盛的饮食、懒惰的生活潜藏着危险”,带来疾病和过早死亡,人们大都死于自己培养起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的灾害。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影响健康和过早夭亡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来防止的。”如果人们能获得有关吸烟、饮食和身体锻炼方面的科学知识,成年人的死亡总数可以减少5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人如果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平衡膳食、适当运动”四大高效低费用的生活方式,预期寿命至少可增长10年。而健康管理就是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以及行为干预来促使人们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在我国发展健康管理行业迫在眉睫。
相对于欧美的工业先进国家美国,英国,德国,芬兰等国的健康产业发展态势和速度,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健康管理师这一职业名称,在我国也是跨入21世纪之后,相对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里的某些服务缺位,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而提出来的。例如“高血压健康”,“糖尿病健康”,“癌症宁养健康”,等等,如果只是依赖医院用药和传统卫生服务方式,其效果是远离患者的“转归期望值”的。象高血压,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实施健康指导管理尤为重要。2005年10月,我国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推出了“健康管理师”这一新型职业。“健康管理师”在我国的推出,这说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健康管理师”对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健康管理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新兴的`职业,它自然还没有成熟现成的行业工作标准拿来就用。国外虽有,可以借鉴,但“它山之石”,不一定都适合我国国情,至少不宜全部拿来,照搬套用会走弯路的,应该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健康管理师标准”。这就需要我国的健康管理师从实践中勤奋探索,更需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收集汇总全国各地的反馈信息,从中总结选择具有共性的内容,来作为健康管理师的行业标准。例如:采集,管理个体或人群的健康信息;评估个体或人群健康与疾病的相对危险性;开展个体或人群的健康咨询和指导;制定个体或人群的健康促进计划;对个体或人群进行健康维护,干预促进,指导管理。并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及时增补相关内容,逐步使健康管理师的行业工作标准完善或趋于完善状态,使健康管理师的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考,促使其操作规范进入良性循环。具备了共同章法,可操作性增强,人民群众才会信任健康管理师。既然我国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正式推出了“健康管理师”这一新型职业,说明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失败之后的人群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高层的关心和重视。
许多调查资料和生活现实表明:我国现阶段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家的GDP(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按人均计算,仍处在贫困边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不仅居高不下,不少项目还在迅速增高。如2002年开展的第4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中国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18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患病人数约为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另有调查证实:我国西部有17.8%的居民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上升,1979年为总人口的0.67%,2003年已上升至3.6%,在不到20年时间里,我国从低于3%的低患病率国家,迅速跨入糖尿病中等患病率(3%~10%)的国家行列中,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糖尿病国家。尤其我国糖尿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44岁是各个年龄组的4.44倍。而“30岁~44岁”这个特殊年龄段人群,正是国家,单位,家庭的“中坚力量”。像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纯粹依靠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体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种现状,就需要健康管理师理性坚守,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管理服好务,真诚帮助人民群众缓解慢性病等亚健康征象对身心健康的困扰。
过去50年,中国的医疗卫生制度在城市实行的是职工公费医疗制,而在广大城乡地区农村人口并不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福利。在以往的改革进程中,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是我国社会领域中少有的尚未深化改革的处女地。所以,国民所享有的医疗保健服务也是低水平的。1999年开始,国家启动医疗体制改革进程。这一场改革,必将对全中国人民的经济生活、保健消费方式和观念、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的提高带来历史性的、深远的影响。据国家权威机构统计的数据表明:中国市、镇居民人口已达3.89亿,年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为318.1元,其中医药费243.3元,医疗保健费41.7元,全国市、镇居民投入医疗保健市场的货币总额达到1237.15亿元。全国投入医疗保健市场的总货币达2246亿元。伴随着我国,尤其是广大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身的和家庭的健康质量的提高。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面向2l世纪,崭新的健康理念导向和医疗卫生保险制度的革命,必将对医疗保健市场的消费产生一系列的重大影响;同时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的差异,健康消费也已呈现出高、中、低档结构。多年来,我国医疗健康服务领域一直处于国营垄断状态,市场竞争主体少,整个领域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服务质量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和持续增长,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医疗界无论从管理体系、运作机制,还是从软硬件设施、服务质量各方面来看都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健康服务的需求。
现代人不仅要应付快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要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断在衰弱、老化和病变。尽管这一过程缓慢且并不明显,但一旦疾病上身,万贯家财也很难挽回健康。目前,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等各种“文明病”、“富贵病”发病率连年上升,且越来越呈年轻化。这些疾病的发生使人们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逐渐开始关注健康管理了。WHO明确公告:“健康长寿遗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条件占7%,而60%的成份取决于自己。”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健康管理的新理念就是要变人类健康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并帮助人们科学地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面向21世纪,WHO针对全人类的健康问题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健康新地平线,从理想到实践。”它要求卫生工作由传统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类发展为中心上来,其核心概念是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
时下全球兴起的第四医学(健康保健医学),有别于第一医学(临床医学)、第二医学(预防医学)、第三医学(康复医学),她不再仅仅以病、病人为对象,达到消除疾病、挽救生命为目的,而是强调健康维护、健康管理,以提高生命质量、生活质量为目的,建立一套人性化的健康计划,以达到健身祛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理想目标。健康管理的内容不仅涵盖第一医学、第二医学、第三医学、第四医学的全部内容,而且把重点放在第四医学上。健康管理就是通过有机地整合自身和医疗机构、保健机构、保险组织等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的资源,为每一位加盟的社会成员即医疗保健服务消费者提供系统、连续的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使消费者能够以最合理的费用支出得到最全面而有效的服务。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第"艾鼎敦博士(Dee.W.Edington)曾经提出:健康管理在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健康管理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并尽量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在美国有超过70%的雇主为他们的雇员购买健康管理计划。是什么因素导致人们由传统的医疗—付费模式转向健康管理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国民医疗花费的不断增长。现在国家每年的医疗支出超过10亿美金,而实施健康管理则每年至少可以减少10%的花费。而在中国,国家、企业及个人在社会医疗保险方面的庞大支出也是十分惊人的。以2000年全国城镇人口的医疗保健支出为例,3.89亿人口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为318.10元,其中医药费243.30元,医疗保健费41.70元,投入医疗卫生市场的货币总额共计1237.15亿元。如果按年增长速度为13%预计(健康支出要高于收入增长的幅度),那么到2005年我国医疗产业的总市场额为6400亿元,照此计算,五年内平均增长额不少于1500亿元。健康管理计划的广泛推行必将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大幅度地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现在正在进行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改革,政府正在将医疗健康的产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造,中国的健康管理产业已经进入启动阶段。
专家预计,在接下来的5至10年,全球范围内医疗业将发生颠覆性改变,将从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过渡;而从预防医学角度看,有70%的疾病是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或降低风险的。这一切,为健康管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今中国,传染病的蔓延、慢性病的扩展、职业病的增多,导致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加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管理有望成为继IT之后又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行业。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肺功能信息管理系统和如何做好慢病管理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