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藤(学名:Alyxia sinensis Champ. ex Benth.),又名瓜子藤、瓜子英、山红木、过山香、春根藤、过骨边等,属于夹竹桃科链珠藤属植物。它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常生长在野生山地和林木间。
形态特征
阿利藤是一种藤状灌木,具乳汁,高达3米。其叶革质,对生或3枚轮生,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倒卵形,长1.53.5厘米,宽820毫米,边缘反卷,侧脉不明显,叶柄长2毫米。花序为无柄或具短柄的花束或圆锥花序,花冠白色,长34毫米,浆果卵形,长约1厘米。
药用价值
阿利藤的性味为苦辛,温,有小毒,主要功效包括祛风利湿、活血通络。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脾虚泄泻、脚气、周身浮肿、妇人经闭、跌打损伤等疾病。
使用方法
阿利藤的用法用量为内服煎汤,912克(鲜者3060克),或浸酒。需要注意的是,阴虚发热、肠胃伏热及妇人怀孕者禁用,且忌与牛奶仔、穿山龙同用。
其他用途
在民间,阿利藤常被用来煲汤,尤其是炖猪脚,因其香味独特,被称为“七里香”。不过,由于有小毒,使用时需特别注意用量。
阿利藤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中药材,但在使用时需谨慎,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亲爱的读者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种神奇的植物——阿利藤!它可是我国民间草药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阿利藤的世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一、阿利藤的“前世今生”
阿利藤,又名念珠藤、瓜子藤等,属于夹竹桃科植物链珠藤的全草及根。它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这种植物喜欢生长在山地、林木间,披散或藤状,秃净灌木,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阿利藤的历史悠久,早在《福建民间草药》中就有记载。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更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在民间,阿利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脾虚泄泻、脚气、周身浮肿、妇人经闭、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
二、阿利藤的“神奇功效”
阿利藤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具有祛风利湿、活血通络的功效。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它的神奇功效吧!
1. 祛风利湿:阿利藤对于风湿性关节痛有着显著的疗效。它能够缓解关节疼痛,消除肿胀,让患者重获健康。
2. 活血通络:阿利藤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对于跌打损伤、血脉不通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 治疗脾虚泄泻:阿利藤能够健脾益气,对于脾虚泄泻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4. 治疗脚气:阿利藤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功效,对于脚气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5. 治疗周身浮肿:阿利藤能够利水消肿,对于周身浮肿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6. 治疗妇人经闭:阿利藤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对于妇人经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阿利藤的“禁忌”
虽然阿利藤具有许多神奇的功效,但使用时也要注意一些禁忌。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阴虚发热、肠胃伏热及妇人怀孕者皆所禁用。
2. 忌与牛奶仔、穿山龙同用。
3. 使用阿利藤时,应遵循医嘱,切勿自行乱用。
四、阿利藤的“临床应用”
阿利藤在临床应用中,有着丰富的配伍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伍:
1. 治风湿性关节痛:阿利藤根一两至两半,猪蹄一只。酌加酒、水各半,炖服。
2. 治脾虚泄泻:阿利藤干根一两,鼠曲草根五钱。水煎服。
3. 治湿性脚气:阿利藤干根或茎五钱至一两,六棱菊一两。酒水炖服。
4. 治水肿,跌打损伤:阿利藤、鸡血藤各等量,浸酒内服,每早晚饮服一次,每次一小杯。或和水酒炖猪赤肉服。
5. 治经闭:阿利藤三两。煎汤去渣,调红糖服。
6. 治跌打损伤:阿利藤根一至二两。
五、
阿利藤,这种神奇的植物,在我国民间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它不仅能够治疗多种疾病,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希望今天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阿利藤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相关疾病,不妨尝试一下阿利藤,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