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马钱子,制马钱子的炮制工艺与临床应用解析

时间:2025-04-19 08:39:47   作者:小编

制马钱子,中药名。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肉,取出种子,晒干,炮制后入药。本品有毒,用时宜慎。其味苦,性寒;有大毒;归肝、脾经。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常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制马钱子的炮制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破碎:将马钱子用锤子敲碎,以便更好地提取有效成分。

2. 煎煮:将破碎的马钱子放入水中煎煮,以去除部分毒性成分。

3. 烘干:将煎煮后的马钱子取出,放入烤箱中烘干,使其变得干燥易碎。

4. 粉碎:将烘干后的马钱子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状。

5. 过筛:将粉碎后的马钱子粉末过筛,以去除杂质和粗大的颗粒。

需要注意的是,制马钱子具有毒性,使用时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严格控制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中毒。同时,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亲爱的读者们,今天我要给大家揭秘一个神秘的中药材——制马钱子!它既是一种剧毒之物,又被誉为“通络止痛圣药”。那么,它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制马钱子的世界,一探究竟吧!

制马钱子的来历

制马钱子,顾名思义,就是经过炮制处理的马钱子。马钱子,又名番木鳖,是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它原产于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具有通经活血、止痛散结的功效。生马钱子毒性极强,一不小心就会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炮制处理。

制马钱子的炮制方法

制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炮制方法:

1. 砂烫法:将砂子置于炒锅中,用武火加热至滑利状态,投入马钱子,不断翻炒,炒至棕褐色或深棕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

2. 油炸法:取麻油适量,置锅内,加热至230℃左右,投入马钱子,炸至老黄色时,立即取出,沥去油,放凉。

3. 甘草制法:将马钱子与甘草加水同浸,约20-30天(每天换水,至甘草发白时,换新甘草再浸),洗净,去净毛切片;或洗净后,加黄土炒胀,内呈焦黄色,搓去毛,筛净砸碎。

4. 童便制法:将净马钱子置童使中泡7天(每2天换童便1次)取出,用清水漂7天(每天换水1次),晒干。

5. 绿豆制法:取马钱子加水浸泡12小时后,加绿豆煮8小时,取出,刮去皮毛,晒至半干加黄沙炒酥,呈老黄色,筛去沙。

6. 姜制法:取生姜加水熬汁后,加入马钱子同煮,取出焙干或晒干,加黄沙炒至发胀,内呈焦黄色,取出,筛去土,搓去毛,砸碎。

7. 甘草香油制法:取马钱子加水泡4天(每天换水23次),再加甘草水(先煎水去渣)泡12天,煮后,刮去皮切薄片,晒干,加香油炒至黄色,研细。

制马钱子的功效与作用

制马钱子经过炮制后,毒性降低,但仍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制马钱子,制马钱子的炮制工艺与临床应用解析

1. 通经活血: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可用于治疗因血瘀导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经闭、经期腹痛、肋痛等症状。

2. 抗菌消炎: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非特异性炎症,可抑制致病性皮肤真菌,而且对嗜血流感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3. 止痛:对于多种疼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具有消肿散结功效,可解毒止痛,比如用于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并治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

制马钱子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1. 体质虚弱者:制马钱子具有毒性,过量中毒可引起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至昏迷,因此不建议体弱者服用。

2. 孕妇:制马钱子具有毒性,对中枢系统亲和力强,解离难。连用治疗量,可致积蓄中毒,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孕妇应谨慎食用。

3. 婴幼儿:婴幼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制马钱子过量中毒可引起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至昏迷,婴幼儿应谨慎食用。

4. 不宜同食:辛辣刺激食物会影响药效,不宜与制马钱子同食。

5. 服用方法:制马钱子不宜长期大量应用,内服每次以0.3-0.6克为宜,作丸散服。服后要多饮水,如果出现头晕等轻微的不适,可饮用甘草水或绿豆水解之。

制马钱子,既是一种剧毒之物,又被誉为“通络止痛圣药”。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炮制方法进行处理,并注意禁忌与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神奇的功效,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